初夏时节,走进靖远县大芦镇的硒砂瓜种植基地,一片翠绿的瓜田在砂石地上铺展开来。2.5万亩硒砂瓜地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加持下,如同迎来了一场“及时雨”,瓜农的脸上也洋溢着丰收的希望。
大芦镇硒砂瓜种植历史悠远长久,目前种植培养面积达2.5万亩,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以前浇水全靠老天爷和大水漫灌,每逢干旱年份缺水,瓜长得就不好,而且肥料撒下去好多都浪费了。”庄口村瓜农魏学森大爷如是说,脸上满是对过去种植方式的无奈。
为改变这一现状,靖远县农业农村部门和大芦镇联合科研机构引进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通过铺设在瓜地的滴灌带,将水和肥料按照作物需求精准输送到瓜苗根部,实现了水资源和肥料的高效利用。
走进硒砂瓜种植基地,黑色的滴灌带如“地下血管”纵横交错,正将水肥精准输送至每一株瓜苗根部。野糜村党总支书记刘俊立兴奋地说:“这套滴灌系统是农户铺地膜前预埋的,每亩地安装成本仅100余元,既能节水节肥,又能省工省时。缺水时,打开地头水泵,蓄水池的水就顺着滴灌带爬到瓜苗根下,精准为每株硒砂瓜滴灌水肥。用了这项技术,瓜不仅长得又大又甜,经济效益也非常好。”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生东介绍:“膜下滴灌技术将水直接输送到瓜苗根部,减少了蒸发和渗漏,水资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溶解后通过滴灌带均匀施入土壤,肥料利用率提高30%以上。每亩用水量较传统漫灌节省约三分之一,肥料用量也在减少,西瓜生长更均匀,瓜瓤品质更好,产量也有所提升。”
经过检测,采用此项技术种植的硒砂瓜,糖分含量比传统种植提高2-3个百分点,香甜多汁。“我们的硒砂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客户都是冲着品质来的。”靖远县一家硒砂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说,“今年瓜还没上市,就接到了大量订单。”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成功应用,是靖远县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缩影。近年来,靖远县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的提高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水平。
除“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外,靖远县还引进智能温室、无人机植保等先进的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农业科学技术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将继续加大农业科学技术投入,推广更多新技术、新模式,让靖远农业走上现代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张生东表示。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3.甘肃经济日报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接着使用上述相关联的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