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00后”在校大学生网购各种虫子,自导自演放进网购食品里,并找来亲朋好友的十几个账号,持续下单并一再找商家恶意索赔。
“我买了你们的零食,里面有一只虫子,还有翅膀。”虽然产品已开封,本着相信顾客的原则,小资按正常流程上报,售后部门很快为其办理了免单手续。
尽管事情尚未查清,但为了照顾其购物体验,小资还是为这位顾客办理了先期赔付手续。
随后的日子里,类似的投诉和索赔不断出现:包装均已开封,消费者拒绝寄回所谓的“问题”商品,出现的异物越来越离奇,有些甚至是连卖家都叫不出名字的虫子,以及生产环节里完全不会出现的东西,例如面包里出现钢丝球……
“太奇怪了,这类虫子不可能在我们这个地区出现。”该企业质检人员在检查工厂后,感觉事情并不简单。
掌握了关键信息后,2023年5月5日,该企业法务部向警方报案,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派出所迅速介入调查。
袁某,20岁,山东某校在读大学生。警方在他的宿舍里,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好的虫子,据其交代,这些都是他网购来的“工具”,准备放到食品里,找商家索赔的。
据袁某交代,2021年10月,一次网购零食后,他无意发现食品包装里有一个微小的不明黑色物体,袁某尝试向商家索赔,没想到很快就得到了赔付金。
“为保证顾客的消费体验,商家一般会先行予以顾客一定数额赔偿,再进行内部调查。在得到赔付后,袁某像是尝到了甜头,感觉这是一个来钱的道儿,于是之后,他多次故意在购回的食品内添加异物,敲诈商家的赔付金。”办案民警夏乾桥介绍,据统计,两年多以来,袁某共向这家零食企业反馈了43个“有问题”的商品,但只同意寄回3个以供企业核查。
“我用针将食品包装划开一道口子,然后把虫子放进去,前后一共获赔7800多元。”经过办案民警夏乾桥的细致侦查,袁某交代。
警方逐步掌握了袁某的犯罪证据,于5月17日下午将其抓捕归案。面对审讯,袁某对其敲诈勒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不仅如此,袁某的同学孙某也模仿起了这种套路,用相同手法炮制类似“投诉”,向同一企业恶意索赔。不过,因孙某涉案金额较小,经警方批评教育,他已全额退还相关款项,并亲手写下了致歉信。
江西赣州一对“00后”夫妇,此前就因敲诈勒索安徽某知名零食品牌被警方刑事拘留。
据其交代,夫妻二人一次在面馆吃面时,吃出了异物。当时,面馆老板不予理会。二人随后投诉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经执法人员调解,二人获得了一定金额的赔付。
因夫妻俩均属于无业人员,他们都觉得:既然来钱这么快,这是不是一条来钱的路子?
随后,二人买来封口机、吹风机等专用设备,先后购买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等10多个知名品牌的零食,将零食原封口融化出一个小口子,塞进异物,随后重新封口,并向零食企业索赔。
5月26日,记者从其中一家零食企业获悉,从2021年11月至今,仅他们一家公司,就被这对夫妻敲诈勒索了4万余元。
类似的案例还有:2023年2月,哈尔滨警方捣毁一涉嫌敲诈勒索的团伙,该团伙成员用打孔机、电钻等工具,向网购的食品包装内放置头发、线头等异物,再重新进行密封,造成产品有严重质量上的问题的假象,对商家进行敲诈,非法获利达80余万元。
记者联系了多家知名食品零售企业。据了解,这类恶意索赔的消费者,大多都在网上研究了相关案例,能熟练背出《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并以媒体曝光、社交平台曝光及投诉至监管部门相要挟。
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盐津铺子董事长张学武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声,希望对职业打假人的恶意索赔行为进行遏制和惩戒,提出坚决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
5月17日,“饮食业品牌维权联盟第一次线下交流会”举办。此次活动由三只松鼠发起,良品铺子、洽洽、卫龙、认养一头牛、百草味等国内多家饮食业头部企业和知名品牌参加。
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行索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数额较大”以3000元为起点,后刑法修正案又增加了“多次敲诈勒索”这一构成要件,即勒索财物数额虽未达到较大,但次数达到三次以上的行为,涉嫌敲诈勒索罪。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一方面,食品企业应该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不断为广大购买的人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同时,也要坚决以维权之名行敲诈之实的牟利性恶意投诉,防范以各类非法手段进行不实举报和恶意索赔现象,一同营造诚实守信的消费环境。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