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新疆新闻12月27日电(卜祥兵)麦盖提县央塔克乡是全县红枣核心产区,红枣种植培养面积6.7万亩,红枣加工公司5家,全年加工红枣达2.6万吨。经过多年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团结村巴扎为中心辐射周边乡村和兵团的红枣集散地,为打造红枣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基础。日照市援疆工作指挥部经过深入调研,认真研判,详细谋划,决定挖掘特色产业禀赋,扩大特色产业优势,充分统筹整合援疆资金和政策,以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为契机,巧借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经验做法,以枣南疆综合试验站、红枣龙头加工公司、智慧枣园、种质资源圃和红枣产业研究院等科技要素为基点,以红枣全产业链一体化建设为主线,打造红枣特色小镇红枣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星链”示范工程,推进红枣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规划投入援疆资金6483万元全力推进红枣小镇建设,截至目前,已投入援疆资金5083万元,完成红枣特色小镇基础设施提升,建成红枣产业研究院、智慧枣园、自治区级枣种质资源圃,实施红枣产业科学技术创新“星链”示范工程。
种质资源(包括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和遗传材料等)是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是开展种业创新振兴的“芯片”,是保障国家安全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聚焦红枣产业种业振兴,致力为国家枣业发展和新品种培育,提供更具研究价值、经济价值的优质种子。枣种质资源圃占地面积340亩,目前是自治区面积最大的枣种质资源圃,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提供技术支撑。资源圃分四个区,其中种质资源汇集区100亩、灰枣品种筛选试验区50亩、鲜食枣品种筛选试验区40亩,新品种繁育与栽培示范区150亩。目前,共收集保存国内优异枣种质241份。资源圃作为国家枣体系新疆区的新品种区试圃每年通过国家枣体系引进20余份。
项目占地700亩,构建“五位一体”智慧农业体系,实现智能化操作。一是智能灌溉系统。采用“蓄水池+提水泵站+过滤系统+水肥一体机+主、干、支管道+地埋式压力补偿滴灌管”的恒压供水系统,实现无线远程控制,云平台下放指令,控制节水,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水肥和药的散失,效率非常高。二是智能农事作业系统。最重要的包含无人驾驶果园管理机(打药和运输)、无人机打药和遥感,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能够对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等进行遥感,为科学防治病虫害做出预警。三是物联网和监控系统。对土壤的温湿度、pH值、氮磷钾含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进行灌溉、施肥等农事作业。四是智能管控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平台。智慧枣园是基于AI、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天、空、地”立体化管理系统,涵盖智能灌溉(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智能农事作业系统、物联网和监控系统,以及智能管控云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等多领域、多学科,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益,是推动红枣产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探索。
2023年建成的麦盖提县红枣产业研究院,建筑面积1660㎡,一楼用于红枣文化和产品展示,智慧枣园作业控制;二楼是办公场所和试验室,红枣专家工作站、自治区红枣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枣南疆综合试验站将全部入驻进行红枣产品研制。红枣产业研究院有效解决了麦盖提县红枣产业科学技术创新和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科技投入不足、技术力量和人才稀缺等短板弱项问题,加快麦盖提县由红枣大县向红枣产业强县转变的步伐。旨在打造一个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招揽吸纳新疆农科院、新疆产业技术体系、国家枣产业技术体系等疆内外高水平专家队伍来麦盖提县从事红枣研究,将麦盖提红枣研究院打造成红枣产业产学研一体化基地,解决麦盖提县红枣全产业链技术问题,推动麦盖提红枣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进而引领全疆红枣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