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农时 抓春管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抢农时 抓春管

2023-11-26

  3月27日,滑县老店镇第三营农民在对小麦进行浇水、施肥。⑧3 孙猛 摄3月26日,濮阳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对110千伏尧舜站供电设备做检修,确保供电设备正常运行。在春季灌溉到来之际,该公司提前对供电设备做预试、检修和消除缺陷,确保春管安全用电。⑧3 李 铮 弓克敌 摄

  3月26日,淇县高村镇万古村农民张艳军看阴冷和沙尘天气已逝去,就想到村西自家多年来没浇过水的几亩山岗麦地去看一看,因为几天前第一次浇这几亩麦地,也不知现在麦苗长得怎么样了。

  在张艳军的麦田里,看着绿得发黑的麦苗和像剪刀似的麦叶,张艳军和记者说:看现在的麦苗长势,一亩地收1000斤不成问题。

  张艳军:“每亩地浇一遍水要七八十块钱,一季下来浇几遍就是好几百,还赔本哩。”

  交谈中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前,这里浇地主要靠纵贯淇县南北的民主渠,民主渠渠首是当地最大的水流——淇河。那时,由于渠水流量大,浇地既省力又省钱。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民主渠长期失修干枯,农民靠打机井浇地,而水位却年年在下降,浇一亩地需要七八十元,由于成本高,有的农民宁愿少收点也不浇了。

  张艳军:“自从去年底民主渠修好后,现在农民真是别提有多高兴了,不单是浇地省钱、省力,这水更像是滴滴甘露滋润着咱老百姓的心。”

  淇县水利局局长李建宏和记者说,2008年以来,淇县多方筹资1000多万元,使瘫痪近30年的民主渠得以修复,恢复灌溉面积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2万亩。民主渠两侧1万多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②7

  本报讯(记者徐东坡)3月25日,荥阳市农业局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组织农资企业和农技专家共同下乡,为农民提供放心农资和技术服务。

  在荥阳市白寨村的活动现场,多家农资销售企业代表正向农民介绍种子、农药等农资的优点,而在另一边,来自农业部门的农业专家正为前来咨询的农民讲授农技知识及怎么样分辨真假农资。

  “以前买农药、种子不知道哪种比较好,现在好了,农业局的专家就在旁边,买着也放心了。”家在白寨村的老张想买一些玉米种子,可不知道今年是否该换换新品种,便向在场的农业专家请教。

  荥阳市农业局局长李本栋说,为保证农民买到放心农资,荥阳市为农资企业搭建平台,把农资送到村里,并组织农业专家提供现场服务,实现了农资农技“牵手”服务农民。

  据介绍,荥阳市16个乡镇都将举行这种形式的农资下乡活动,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放心农资。14

  “你这地块里的小麦出现叶黄、花斑,主要是由于近段时间低温寡照加上营养不良造成的,需抓紧时间补充营养,每亩加施5公斤尿素,苗情很快就会转变过来。”3月27日上午,在正阳县彭桥乡小赵村村民陈世界的小麦地头边,县高级农艺师余晖正在给他家的小麦诊断开方。余晖对围拢过来的群众说:“近段时间多阴雨天气,易引起小麦病虫害发生;如果有出现类似现象的麦田,抓紧按照我刚才说的办法来管理!”

  正阳县是国家粮食生产基地县,每年种植小麦在100万亩以上。为确保今年夏粮丰收,近期,驻马店市向正阳县派驻11名农业科学技术专家,正阳县又组织100余名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分别奔赴19个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察看小麦苗情,现场为群众讲解麦田管理方面的知识,指导群众科学管理。县农业局还根据小麦现阶段的生长情况,适时印制《苗情快报》科技手册,向群众广泛散发。②13

  3月27日,邓州市赵建岗村千亩烟叶示范田里,上百位村民有的在用拖拉机整理烟田,有的在铺设微喷管道,有的则在一块儿交流烟叶种植技术,一派人欢机鸣闹春耕的繁忙景象。

  在地头,七八个人正聚集在农艺师李符身边,耐心地听他讲:“微喷带间距布置3米最合适,每畦铺设一根。”李符一边给烟农讲解,一边做现场示范。

  烟叶种植大户赵甲广高兴地说:“去年我种了15亩烟叶,有3亩采用了微喷技术。这3亩不仅省水省肥,而且种出的烟叶品质高,每亩要比其他烟田多收800多元,今年我打算全部上微喷。”

  村支部书记单化灵说,赵建岗村是邓州市烟叶种植专业村,烟叶种植培养面积常年稳定在3000亩左右。去年,在邓州市农技中心的指导下,几个烟叶种植大户试着采用了微喷技术种植烟叶,效益不错。

  据邓州市高级农艺师张耀骧介绍,微喷技术是利用田间管网工程,从中连接出布有微细出水口的管道,通过施加压力,细小的水流直接喷洒到土壤表面,让土壤喝上“自来水”,从而在田间上方形成一个湿润的生态小气候。实行微喷技术后烟田灌溉用水量减少50%以上。②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