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60万的蔬菜大棚育苗两季就能赚回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出资60万的蔬菜大棚育苗两季就能赚回

2024-03-12

  近来,记者走进重庆北碚区都市农业演示基地——坐落金刀峡镇石寨村的重庆和畅农业5000亩蔬菜基地时看到,虽然气候酷寒,但这儿的蔬菜因“躲”在温室大棚里,西兰花、生果黄瓜、儿菜等蔬菜都扩展着绿莹莹的枝叶,长势分外喜人。

  “这儿的‘新鲜玩意儿’特别多,当了一辈子农人没见过这么种菜的。”石寨村83岁的乡民王淑玉翕动着没牙的嘴对记者说,随即补了一句:“不过,这儿的蔬菜长得的确闲适。”

  那么,这个蔬菜基地都有些啥“新鲜玩意儿”呢?技术员王芳名带咱们走进其间一个温室大棚。

  刚翻开门,一股热气便扑面而来。记者看出,大棚门口悬挂的温度计显现为10℃,但室内悬挂的另一支温度计却到达了25℃。这个大棚便是石寨蔬菜基地的科技育苗棚。

  育苗棚高约3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里边有不少王婆婆口中的“新鲜玩意儿”:“棚顶设备的是遮阳棚,防止夏天日头直晒时菜苗被晒蔫;棚壁上巨大的排风扇用作通风;苗床上悬挂的一排水龙头似的设备是微喷设备,经过微喷构成的细小水流不光能掩盖棚内一切种苗,还能下降棚室的温度;苗床上悬挂的灯罩叫做补光灯,在阴雨连绵时翻开它便能让种苗承受人工‘日照’……”说起这些“宝物”,王芳名如数家珍。

  在苗床的止境,记者看出了一个像水泵相同的“怪玩意儿”。“这是什么?”“这个啊,便是种苗的‘电热毯’了。”王芳名爽快地笑道。

  本来,在这座育苗棚的苗床下,都设备了地热加温管,这个水泵样的设备便是用来操控这些“电热毯”的。有了它,再冷的气候,种苗们也不怕了。

  揭开其间一个苗床的塑料薄膜,挤得鳞次栉比的茄子苗现已长到了一指多高。另一个苗床中,辣椒苗也在繁荣成长。“这是咱们上一年引入的‘黑将军茄子’和‘大将军辣椒’等优良品种,比及2月底就能下地了。”王芳名说,因为本年气温低,种苗奇缺,这种优质茄子苗和辣椒苗一株就能卖到1块多钱。它们的产值也特别高,以茄子苗为例,一亩产值最高能到达4万斤,最低也能达2万斤,比一般茄子每亩几千斤的产值高出了好几倍。

  像这样一个育苗大棚,要多少钱才干建起来呢?王芳名说,仅大棚的造价就到达了12万元,加上遮阳棚、“电热毯”等设备,建这样一个育苗大棚需求60多万元。

  虽然大棚本钱高,但王芳名却毫不忧虑。他和记者说,就以正在育的茄子苗和辣椒苗为例,这一季可育种苗30万株,价值30万元。这样,仅育苗两季,便能回收建科技育苗大棚的本钱。

  一个面积2000平方米(约等于3亩)的育苗大棚,一季的产出约为30万元,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育苗大棚的亩产值到达了10万元,这便是高效设备农业带来的“奇观”。

  什么叫设备农业?简略地说,是经过必定的附加设备来改进出产条件的农业。经过人工制作的设备,不光可以打破农产品出产地域、时节的传统边界,使本来夏天才干成长的西瓜在冬季呈现,进步农产品附加值,还能变传统的粗豪栽培为精密栽培,然后集约土地,到达增产增收的意图。

  可是,开展设备农业得有“底气”,有必要以投入为根底。以石寨村蔬菜基地为例,一个育苗大棚的投入便到达了60万元,虽然投入产出比很高,但明显不是一般农户能做到的。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全面调整农业结构的过程中出台相应的方针用以扶持设备农业,比方组织专项资金、延聘农业专家供给科技保证等。这样,才干让农人脱下沾满泥土的外衣,放下用了千百年的锄头,进入现代农业的新天地。(重庆日报 龙丹梅)